:“四鬼本来就各各是随意的家伙,开心就讲,不开心就不讲。顺便一提,使我罢官隐居的部分原因里,包括了安乐。”
然后县令大人立马被赶了出来。
安乐冷笑道:“谈话很愉快吧?”
县令大人默然。
事实上,当青年说起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的时候他就有这样的感觉了。
“这个人为何如此喜竹?”
面对县令大人的答非所问,安乐随口道:“盖竹之体,瘦劲孤高,枝枝傲雪,节节干霄,有君子之豪气凌云,不为俗屈。”
第22章 君子一诺,重似千金(上)
县令大人冷笑道:“君子之豪气,不为俗屈?”
安乐靠着一根竹子,懒洋洋道:“我曾经也这么托起过他的想法。”
“为何?”
安乐露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轻蔑笑容,不屑道:“他的确是为才子,才华横溢,却不适合这个腐烂的王朝。”
县令大人有些惊愕,“你就这么当着我的面讽刺君王?”
安乐眼角一挑,分外昳丽,“说错了?他的才华只适用于明君掌权的国家,正如千里马需要一个识货的伯乐,可惜当今圣上却不是以为知人善用的明君。”
县令大人挑挑眉。
“虽然我承认他在鸿儒中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才,不过他却在处事上是个愚蠢至极的蠢货。”
县令大人好笑道:“本官还是第一次听闻有人敢称诗鬼是个蠢货。以你高见,如何算是Jing明的处事?”
安乐嘴角微扬,“自然是,一边对这个世俗嗤之以鼻,一边与其同流合污。”
县令大人被深深地震惊了。
他沉默良久才道:“这种处事敢称君子?”
安乐反问道:“我何时称自己为君子?”
县令大人默然。
“我不过是个红尘过客,为了逍遥一世才如此活着,若为了君子这一称号而舍弃洒脱,岂不是沉沦于世俗?”
县令大人看着安乐的侧脸,因为从竹叶缝隙间透过些许日光,照得安乐的脸一半明朗一半暗淡。
他从未想过这个一直死皮赖脸,满口谎言的家伙会有如此的思绪,本以为他不过是个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无赖,却总是在某方面意外的比任何人都清晰和Jing明。
“何时让你有这样的想法?”
“很早。”
县令大人轻笑,他第一次对安乐本人感到了兴趣,而不只是关注与他的身份与四鬼的关系。
“怎么忽然有了崇敬你的错觉了?”县令大人道。
安乐缓缓一眨眼,再次睁开眼时全然没了当时的Yin沉和不屑,“那大人可以赏我吃顿好的了?”
县令大人上扬的嘴角又降了回去,“错觉就是错觉。”
“……”
安乐动了动鼻子,忽然道:“我闻到了酒香味儿。”
县令大人道:“这片深山里还有别人?”
这时那位清瘦且憔悴的青年推开木门,声音有些嘶哑道:“温了酒,喝吗?”
安乐目光一亮。
县令大人兴致缺缺。
青年笑道:“好酒,酿了几十年了。”
安乐几乎两眼放光。
县令大人转身欲走。
“大人,”安乐贼兮兮的笑起来,“我帮了大人这么久,都没领过赏赐。”
县令大人头也不回,“回府再说。”
安乐道:“让我喝一碗,奖赏我就不要了!”
县令大人停步,转头便望见了安乐那张可怜兮兮的脸。
“……”
良久,县令大人道:“你之后再回来也可以。”
“可是大人,我不认得路。”
“……”
又良久,县令大人咬牙道:“走人!”
青年拍了拍安乐的肩,“那便以后再说吧。”
安乐一顿,身体僵硬了许久,随后才低头幽幽道:“上次你们也是这么说的,都信誓旦旦的答应我不久会请我喝酒,结果一个一个就再也没有消息了,一群骗子,没听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吗——”
青年沉默。
虽然他说话声音很轻,但县令大人还是听见了。
安乐再抬头,了无半点哀伤的对县令大人道:“走吧。”
安乐往山下走,却见县令大人没有跟上来,他回头疑惑道:“大人?”
县令大人清冷的声音从竹林中传来:“喝一碗便回去。”
安乐一愣,随后蹦蹦跳跳的跑回来——
“谢大人!”
县令大人冷哼。
三人进屋落座,看似清瘦的青年抬着一大坛子的酒就上来了。
“……不是说就喝一碗么?”县令大人对他们准备不醉不归的样子很不满。
安乐豪气的倒满了一碟子,干了,“进了这个屋子,我就不走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