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X版主网

喜欢本站请下载app,无广告阅读

分卷阅读25

+A -A

,创造出私密性,墙外有自然生长的笋子,使得院子周围的环境是鲜活而有生命力的。竹屋只有一层,所以选择竹钢和钢结构作为支撑,把竹屋抬高,以适合野外环境。防水防腐处理得竹木板作为墙面,劈开得毛竹作为外墙材料,因而外立面在视觉上和院子以及设定的自然环境依然保持和谐统一。竹子是四川常见的资源,是一种经济而美观的建筑材料。以竹子为主要材料,配合金属构件的建筑技术,这是自然材料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和对话。

    总之高瞻的想法是,既然是“竹之韵”,那么设计作品理应描述出竹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魅力,强调材料对于建筑表达的力量,表达建筑设计返璞归真的态度。

    高瞻抱着电脑疯狂打字的时候,坐在他边上和他一起出差的袁祝也没闲着——通常情况下,高瞻基本都是自己出差,一来他作为老光棍可以拔腿就走,二来一个人出差方便住宿,不然无论带着男建筑师还是张梦睫,都要互相照应,十分麻烦。不过现在有了袁祝,既是他的小女朋友,又是事务所的媒体专员,所以高瞻以“方便就地开展媒体和公关工作”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袁祝和他一起去西安出差公干。不过,哪怕是和高瞻一起公费游玩儿,袁祝也还是不情不愿,她宁愿蹲在北京每天家—实验室—事务所这样三点一线,也懒得大热天儿到处跑,折腾得自己筋疲力尽。不过好在此行去西安,袁祝可以顺道去见见大学室友云朵,有了这个奔头,她开开心心上路了。

    袁祝正在检查和校对高瞻丢给她的几份约稿。袁祝脑子在琢磨,高瞻写文章有没有稿费可以赚,如果有稿费,那么高瞻在高铁上写完几篇稿子拿到得报酬,就很可能足够一个打工人一个月的血汗钱了——知识产权真的那么值钱吗?袁祝不禁嗤之以鼻,那似乎要先看看所谓“知识产权”里含水量有百分之多少、含杂质有百分之多少,然后再判断它的具体价值。

    大概因为高瞻常常写杂志文章,所以不到一个小时的工夫,又一篇千字大作文完成了。高瞻把文章丢给袁祝,让她来捉虫,自己则打了几个工作电话,沟通了一些事情,又和李天清、张梦睫分别通了气,然后抱着电脑接着干活儿,准备他第二天下午发言用得幻灯片。

    高瞻改了改以前的成品幻灯片,顺了顺逻辑,然后就算大功告成大事完毕。

    他闲了,袁祝还忙着,于是高瞻来了兴致,折腾起了正全神贯注地给他干活儿的袁祝,抢过来袁祝脑袋上扣着的耳机挂在自己脖子上。

    “有没有什么好歌听?”

    袁祝一向十分宝贝她的耳机,满脸嫌弃地翻了个白眼儿,把手机递给高瞻,“好多,你自己翻吧。”

    高瞻很喜欢袁祝这一点,袁祝从来没动过他的手机,但是完全不介意他摆弄她的手机,还录了他的指纹方便开锁。

    高瞻扣上降噪效果奇佳的耳机,打开袁祝正在听得歌单。里面的歌曲种类复杂,于是高瞻点了随机播放,听到哪首就是哪首。

    自打和高瞻在一起之后,袁祝愈发觉得高瞻私底下跟个小孩儿一样,刚刚才抢过去她的耳机,现在又贱嗖嗖地来翻她的笔记本。

    高瞻既是闲的,也是好奇,他总见袁祝随身带着这个蓝色皮面线圈本,所以想知道里面到底都记了些什么。见袁祝没有动手阻止,高瞻翻看起来。只见头几十页是各种英文,夹杂着一些不知所云的配图,高瞻认识每个单词,但是这堆单词写在一起之后他就觉得两眼一摸黑了。迅速翻过这些应该是什么高级的生物学知识的部分,高瞻随后看到袁祝的建筑学学习笔记,一看就是《房屋建筑学》教材的内容,高瞻不自觉咧咧嘴,不知是嘲笑袁祝是个建筑设计门外汉,还是欣慰袁祝在偷偷恶补建筑专业知识。

    高瞻接着翻,看到用蓝色钢笔写的一页,哦,原来是事务所十周年趴体的计划,采购清单、场地安排、歌单、VCR这个那个的,每项条目都列得十分详细,甚至精确到“淘宝xx店满减零食,多余给洪工”,“拼多多xx店水果,文文木瓜”,“京东199-100,三只松鼠”这些高瞻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内容。

    高瞻本来是百无聊赖才翻看袁祝的笔记本的,结果翻了几篇儿之后来了兴趣,他开始一页一页仔细读起来。

    比如这页:崔愷-建研院/北京人、王澍-普利兹克/乌鲁木齐、马清运-南加大/父亲的宅/玉川酒庄、华黎-TAO/师兄、柳亦春-大舍/龙美术馆、马岩松-MAD/密西沙加/骏豪、董功-直向/海边图书馆教堂/师兄……这是三月份展会时候袁祝的笔记,其中还有高瞻写得批注,时隔几个月再看到这些,高瞻不禁低声笑了笑。

    再比如这页:MU8666,T2,四点半。电脑,充电宝,充电线x2,钱,水,吃的,张梦睫隐形眼镜护理液,毯子,加油。高瞻回想了一下,这应该是武清项目出事,他从巴黎匆忙赶回来,袁祝去机场接她然后赶到工地现场的那天。

    又比如这页写着几个关键词:张目岩老师,Steven Holl格栅,卒姆托atmosphere。Archdaily,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如果您喜欢【3X版主网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