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还是因为道儿不好,骑的慢。
    “老公,我下车。”宋红米看到马上要进村子了,碰碰他的腰。
    “红米,你别着急下。”柳宵慢慢刹车,然后一脚杵地。
    宋红米才慢悠悠的下了车。
    她要提前下车,是一会进了村子,遇到熟人,她好先叫人。
    谁让柳宵没记忆呢。
    柳宵也明白,他将玲子、盼盼抱下来,“跟着妈妈走一会。”
    又把宋红米背上的背包挂在车把上。
    一家人走着进了村子。
    “二婶子…”
    “红大嫂…”
    “林三哥…”
    一路上碰到不少熟人。
    不过也都相互打个招呼就错开了。
    没停下来,双方都有事,再说也不是实在亲戚。
    “爹,我回来了。”宋红米站在家里大门口,开始拍门。
    宋爹也是和大儿子一起住的。
    木门很快被打开,是宋大嫂,“这是…红米啊,还有妹夫,快快进来。”
    两三年没见了,互相都有些面生。
    宋红米拉着仨孩子叫人,“大嫂。玲子、盼盼、欣欣喊人,这是大舅妈。”
    “都这么大了,长得都俊,快进来。爹、孩他爹,大妹回来了。”宋大嫂冲着屋里喊道。
    柳宵将自行车也推进了院里,怕丢,这可是借人家的。
    到了屋里,自然又是一番寒暄。
    又被问到了生没生儿子。
    这就到了柳宵表演的时候,还是那套话,照样给宋爹他们弄一愣一愣的。
    中午是在宋家吃的。
    吃完饭,宋红米找机会和宋爹说了几句悄悄话,“我在大城市拜了师傅,学了点儿糕点手艺,我琢磨着把手艺交给两个嫂子还有妹妹她们,这样以后大集做糕点卖或者去县城里卖都行,一天咋地也能挣个块儿八角的,还不耽误种地。不过我也不白交,谁要学,得给我教学费,卖十块钱给我五毛,我呢也不要这钱,就留给你养老。”
    宋爹摆手,“我还能干活,养啥老。”
    “爹,年纪大了肯定有点小病小灾的,到时候手里有钱,你心里也有底儿。”宋红米又换了个说法,“你想想,你要真生病了,手里没钱不还得我们这些兄弟姐妹掏么,就算这钱提前交给你手里了。”
    宋爹一想也是这个道理。“那做糕点好学么?”
    “好学,两三天就能学会。下午让柳宵带孩子回家,我在家待两天,教她们。”家里房子紧张,她就不让孩子在这挤了。
    宋爹完全是受益的一方,自然是支持的。
    之后的事情和柳家差不多。
    将俩妹妹喊回来。
    宋红米为了让她们有热情,少不得吹吹牛皮。
    不过她说的也是事实,要不挣钱,她们能那么轻松拿出超生罚款么。
    说的两个嫂子和两个妹子都心里火热了。
    契约签订的同样顺利。
    之后两个妹妹干脆也不走了,挤一挤。
    做糕点需要的食材,村里都有。
    都是有厨艺基础的,学的都很快。
    宋红米让她们跟着做,虽然会浪费一些食材,但这样学的更快。
    她没太多时间。
    大后天她和柳宵要去镇上中学考试,顺便拿新户口本。
    两天的教学很快过去,他反正是倾囊相授,没有藏私。
    至于大嫂她们学如何,只能说步骤会了,还要进一步练习。
    柳宵一大早过来接她来了,还是骑的会计自行车。
    宋红米和家人辞行就上车了。
    因为有之前的铺垫,对于她们去考初中毕业证,没人怀疑。
    都当她们找人了,走个过场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校长办公室,宋红米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数学卷子,5x7-8=?
    这是初中题?
    快速做答,不过为了不显眼,她没全做对,挑简单的做。
    最后算了下,大概七十分左右。
    够用了。
    然后开始咬铅笔,表情为难,拖时间。
    最后交卷。
    柳宵也跟着交了。
    现场判分。
    她72,柳宵66。
    宋红米暼柳宵一眼,那意思你咋不666呢。
    之后的语文自然也没问题。
    又考了一场思想品德。
    其他的例如数理化就都没考了。
    “麻烦您了,李校长。”柳宵握手感谢。
    “你们自学的真不错,要是再年轻,应该进入学校深造的。”校长态度也很好。
    本来以为是走后门的,他都想着不合格出更简单的卷子补考。
    结果俩人考的都不错,看来是用心学了。
进了社会,还愿意学习的真不多了。